Sino-German cooperation (1926–1941)

1911至1941年間,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合作到交惡宣戰的關係,有重要歷史意義。中德合作使兩國结成一定程度之联盟,密切的合作使中国的工业和军备迅速進步,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。此時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與列强环伺下艰难生存。1928年,國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,雖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,不過於同時期,日本对外扩张,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抬頭。有鉴于此,中华民国急需現代军备和国防工业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,而德国则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,促成兩國於20至30年代合作。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结束,僅不足4年,而且實質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;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。同样,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的侵略的能力。例如中國組建國軍德械師。

Sino-German cooperation (1926–1941)

1911至1941年間,中國和德國之間從合作到交惡宣戰的關係,有重要歷史意義。中德合作使兩國结成一定程度之联盟,密切的合作使中国的工业和军备迅速進步,尤其是在中国抗日战争之前。此時期的中华民国一直在民国军阀割据與列强环伺下艰难生存。1928年,國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,雖在名义上统一了军阀动荡之中的中国,不過於同時期,日本对外扩张,主張對中國發動戰爭的鷹派勢力抬頭。有鉴于此,中华民国急需現代军备和国防工业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,而德国则需要穩定的原材料供應,促成兩國於20至30年代合作。虽然合作的蜜月期自1933年纳粹当政开始到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结束,僅不足4年,而且實質的工业改革也到1936年才开始;但中德合作仍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。同样,中德合作也大大提高了中国抵御日本的侵略的能力。例如中國組建國軍德械師。